怎樣的芯片算是好的芯片?
芯片的好壞,主要是由市場,性能和可靠性三要素決定的。首先,在芯片的開發(fā)前期,需要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才能定義出符合客戶需求的SPEC;其次是性能,IC設計工程師設計出來的電路需要通過designer 仿真,DFT電路驗證,實驗室樣品評估,及樣品出貨前的FT,才能認為性能符合前期定義的要求;最后是可靠性,由于經過測試的芯片只能保證客戶在剛拿到樣品的時候是好的,所以還需要進行一系列應力測試,模擬客戶端一些嚴苛使用條件對芯片的沖擊,以評估芯片的壽命及可能存在的質量風險。
芯片可靠性測試
芯片的使用壽命根據浴盆曲線(Bathtub Curve),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初期失效:一個高的失效率。由制造,設計等原因造成。第二階段是本征失效:非常低的失效率,由器件的本征失效機制產生。第三個階段:擊穿失效,一個高的失效率
可靠性實驗就是通過施加應力,繪制出芯片的生命周期曲線,以便客戶能在安全的范圍內使用。
芯片在不同階段要做的可靠性如下圖所示:
對于新產品的可靠性來說,wafer,封裝,包裝和量產階段的可靠性通常由對應的晶圓廠/封測廠把控,與舊產品之間的差異不大。新產品的可靠性需要重點關注的就是成品測試階段的可靠性實驗,下面針對這些可靠性實驗進行簡單介紹。
加速環(huán)境應力測試——主要考驗產品封裝的可靠性
PC(precondition)
評估芯片在包裝,運輸,焊接過程中對溫度、濕度沖擊的抗性,僅對非封閉的封裝(塑封)約束。模擬焊接過程高溫產生內部水汽對內部電路的影響,是封裝可靠性測試前需要進行的測試。
HAST(Highly Accelerated Stress Test)
芯片長期存儲條件下,高溫和時間對器件的影響。僅針對塑封,分為帶偏置(hast)和不帶偏置uhast的測試,UHAST需要提前PC處理
TC(temperature cycling)
檢測芯片是否會因為熱疲勞失效,TC也需要提前PC處理
高低溫交替變化下機械應力承受能力,可能導致芯片永久的電氣或物理特性變化
HTSL(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life test)
長期存儲條件下,高溫和時間對器件的影響,HTSL不需要做PC預處理
加速壽命模擬測試——主要考驗產品電氣可靠性
HTOL(High Temperature Operation Life)
主要用于評估芯片的壽命和電路可靠性,可以用2種方式進行測試:DFT測試模式和EVA板測試模式。
ELFR(early fail)
早期壽命失效率,需要的樣本量比較大。
EDR(nonvolatile memory write/erase endurance,data retention and operational life test)
非易失性存儲器耐久實驗,僅針對包含該性能的芯片才需要驗證。
電氣特性確認測試——主要考驗產品的電氣可靠性
HBM(Human-Body Model)
模擬人體帶電接觸器件放電發(fā)生的靜電放電模型
CDM(Charged Device Mode)
模擬器件在裝配、傳遞、測試、運輸及存儲過程中帶電器件通過管腳與地接觸時,發(fā)生對地的靜電放電模型
LU(latch up)
要是針對NMOS、CMOS、雙極工藝的集成電路。測試正/反向電流和電源電壓過壓是否會對芯片產生鎖定效應的測試。
任何一顆IC芯片,除了設計,流片,封裝測試外,必須進行以上所述的可靠性驗證。正常完成一批可靠性實驗需要至少兩個月的時間,而廠家至少需要測試3批次的可靠性才算將產品可靠性驗證完成;此外,可靠性測試很多測試項需要在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測試,測試板,測試座及測試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可靠性測試可以稱得上是一項耗時耗財的大工程。然而,正因為其測試項多,覆蓋面廣,所以才能保證客戶使用的芯片足夠可靠。因此,可靠性測試也是芯片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