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遇上物聯(lián)網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時間:2023-02-13

來源:互聯(lián)網綜合

導語:若干年來,科技界反復在討論兩件事:一是第四次科技革命可能在中國發(fā)生,二是AI將成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驅動技術。

  若干年來,科技界反復在討論兩件事:一是第四次科技革命可能在中國發(fā)生,二是AI將成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驅動技術。

  如果我們把兩件事融合在一起,就能夠很簡單的推理出一個結論:中國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發(fā)展出一條前所未有,且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難以復刻的AI之路。只有如此,才能解釋AI技術帶來的新科技革命,為什么將會在中國而不是其他地方完成。

  就像第一臺簡單的蒸汽機是在1688年由法國人德尼斯·帕潘發(fā)明,卻在近百年后的英國成為驅動科技革命的通用性技術。如何將AI轉化為新的通用性、底座型技術,是中國經濟發(fā)展遇到的歷史性機遇。

  自深度學習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AI興起進入中國后,中國AI產業(yè)經歷了十余年探索。結合中國實際,面向第四次科技革命的AI之路,開始逐漸由懵懂走向清晰。

  1月10日,百度Create AI開發(fā)者大會于線上召開。期間,百度CTO王海峰發(fā)表了《“深度學習+”,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引擎》主題演講,提出人工智能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發(fā)展,進入“深度學習+”階段。

  對于很多朋友來說,深度學習這個概念或許并不陌生。但“深度學習+”應該還是首次聽到。這個新的概念背后,卻是中國AI十余年的積累,AI底層技術與基礎設施的漫長凝聚,以及千行百業(yè)應用深度學習技術的銳意探索。

  這些因素融合起來,讓中國AI技術與產業(yè)智能化發(fā)展得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中國智能化的新轉折點,也正醞釀在這個新的階段。

  2019 年 3 月,強化學習之父 Richard Sutton 發(fā)文表示:" 短期內要使 AI 能力有所進步,研究者應尋求在模型中利用人類先驗知識;但之于 AI 的發(fā)展,唯一的關鍵點是對算力資源的充分利用。"

  神經網絡模型在上世紀 90 年代出現,但在 2010 年前,基于統(tǒng)計的學習模型仍是主流,所以在打敗人類象棋高手多年后,遲遲無法攻克變數近乎宇宙級的圍棋。

  后來得益于 GPU 算力的高速進步與深度神經網絡、卷積神經網絡等等算法的進步,深度學習模型逐漸成為主流,擺脫了窮舉法的限制,AI 能夠用來學習訓練的參數也越來越多,充分利用了 GPU 擅長并行計算的能力,基于龐大的數據集、復雜的參數結構一次次刷新人類對 AI 智力天花板的想象。

  簡單來說,早期的 AI 就像個剛出生的小嬰兒,什么也不懂。爸爸媽媽就要拿著一張 " 貓 " 的圖片然后跟他說 " 這是一只貓 ",建立起圖像和語言的聯(lián)系。AI 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大量的 " 識圖卡 " 來訓練 AI。

  在十年前,由于芯片的算力有限,人類使用的方法非常笨拙:

  找出一張主體是貓的圖片,然后人工打上 " 貓 " 的標簽,喂給 AI 來學習,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訓練出來的 AI 只能識別特定的物種。經過大量的訓練,AI 雖然能識別幾千類物品,可一旦遇到復雜的情況就蒙了。比如給一只狗帶上貓貓的頭套,AI 大概率就出錯了,因為它只認識 0 和 1,但不認識 0.5。

  物聯(lián)網的廣泛的應用場景也給AI提出了新的需求。

  IoT技術更加強調“物與物”之間的互聯(lián),連接更為廣泛并對時間敏感。且大多終端設備都工作內容簡單,算力要求小,工作時間長,續(xù)航要求高的特點。

  這些要求讓終端設備不得不考慮功耗問題,甚至有許多終端設備由電池供電,在物聯(lián)網設備中部署人工智能算力時還要考慮對電池供電的支持。

  AlphaGo等傳統(tǒng)中心化的人工智能核心雖然算力更高,但在更為碎片化的物聯(lián)網中,算力更多時候受到客觀條件制約,無法肆意馳騁,必須戴著“鐐銬”跳舞。

  為了適應實際應用中分散式,碎片化的需求,人工智能逐漸與邊緣計算相結合,將算力從云端遷移至邊緣。

  IoT時代,MCU再進化

  邊緣端AI的要求與云端不同。邊緣端AI只處理由邊緣產生的數據,主要面向圖像分析、聲音分析、波形識別等工作。對于終端單一應用來說,算力要求不會很高。

  但在另一方面,在物聯(lián)網環(huán)境中計算對功耗和成本則更加敏感。

  處于邊緣的物聯(lián)網設備對功耗非常敏感,如傳感器、安防攝像頭等設備要求長期在線工作,但提供傳統(tǒng)人工智能算力的FPGA或GPU在邊緣端很難滿足這樣的工作要求。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m.u63ivq3.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