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星的3nm芯片,拋棄了老邁的FinFET晶體管技術,采用了最新的GAAFET晶體管技術。
而臺積電在3nm時雖然采用了FinFET技術,但2nm時會采用GAAFET晶體管技術。還有IBM、intel之前披露的技術來看,到2nm時,也一定會用上GAAFET技術。
這意味著,只要進入2nm,就一定會使用GAAFET晶體管技術。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前段時間,美國針對中國大陸,實行了新一輪的技術管制,其中用于設計GAAFET架構的EDA工具,就被列入了禁運名單。
美國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卡住中國大陸的芯片設計能力,讓其暫時止步于3nm,不能進入2nm,因為目前只有美國的廠商,才能推出用于2nm芯片的EDA工具。
甚至從全球EDA格局來看,美國三大巨頭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總部在美國),占了全球80%的份額,另外美國還有ANSYS、Keysight Technologies,這兩大EDA企業(yè),排名全球第四、五名,也占了8%左右份額。
所以,美國只要卡住EDA,基本上也就卡住了中國大陸的芯片設計能力,畢竟國產(chǎn)EDA工具,流程環(huán)節(jié)支持不全面,至少在40%沒有涉及到。同時工藝大多只能覆蓋到14nm。
不過近日,有兩家中國廠商,打算自己研發(fā)2nm的EDA工具軟件,這兩家廠商就是聯(lián)發(fā)科,以及富士康。
聯(lián)發(fā)科表示,要與臺大電資學院及至達科技合作,將 AI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 IC 設計,往GAAFET技術前進。
富士康也表示,自己要布局半導體領域,鎖定先進封裝、測試、裝備及材料、EDA、IC設計等,其中IC設計及EDA領域,也要早點實現(xiàn)對GAAFET晶體管技術的支持。
為何臺系廠商要研發(fā)EDA,還要實現(xiàn)對GAAFET晶體管技術的覆蓋,原因在于臺系廠商,其實也高度依賴美國的EDA,所以也想著自給自足,不受美國控制。
不過,EDA軟件,不僅僅只是技術問題,還是生態(tài)問題,因為這涉及到IC設計企業(yè),晶圓制造企業(yè),封測企業(yè)之是的協(xié)同,就看聯(lián)發(fā)科、富士康們如何推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