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圖像識別、動態(tài)識別實現(xiàn)按需制冷的冰箱,結合語音操控、手勢控制、人體追蹤的空調,實現(xiàn)聲紋識別、家居控制的音箱——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向家用消費電子集成,智能家電的陣容不斷壯大,產品滲透率穩(wěn)步提升,這成為今秋家電賣場的最大亮點。
冰箱:實現(xiàn)遠程控制和按需制冷
相對定頻、直冷、機械控溫的普通冰箱,智能冰箱通常采用變頻、風冷、電腦控溫,通過WiFi模塊綁定手機,實現(xiàn)遠程控制和按需制冷。
采用圖像識別技術的智能冰箱通常在冷藏室放置攝像頭,在開門瞬間抓拍圖像,并結合深度學習算法提取圖像特征點、判斷食物品類,配置相應的保鮮策略;結合動態(tài)捕捉的智能冰箱通過放入、取用食物的動作判斷用戶習慣,進行食譜推薦、健康管理等配套服務。
鑒于智能冰箱在對接、整合冷鏈物流方面的天然優(yōu)勢,京東、海爾、三星通過提醒補貨、推薦菜譜等方式,將在線購物、物流資源、美食網站資源與冰箱系統(tǒng)打通。
24小時待機的冰箱能持續(xù)性產生交互內容,LG推出的全球首款搭載Windows10的智能冰箱支持語音控制、動作識別和體感識別,嵌入柜門的21.5英寸半透明觸摸屏會在被敲擊時變成透明櫥窗顯示冰箱內部食材,感應到用戶靠近時會自動打開柜門。該款冰箱與三星智能冰箱都搭載了觀看視頻、聽音樂等娛樂功能并引入流媒體資源,進一步提升與用戶的交互頻率。
京東用戶在智能冰箱上的周數據顯示,用戶對智能冰箱的購買好評率在96%以上,智能冰箱的激活率在82.5%已上,屏幕端的用戶活躍度在67.75%以上;回訪用戶好評價主要集中在購物、廣播、音樂、調溫、收音機、智能控溫、殺菌模式、智能中控屏、過期提醒、雙攝像頭等功能。差評則集中在冰箱內部有污漬、機身有劃痕、冰箱里有碎片。京東已督促產線整改,加強品控管理。
目前,智能冰箱的產品滲透率明顯低于智能電視、智能空調、WiFi智控洗衣機和智能廚電。一方面智能冰箱居高不下的價格限制了產品的大范圍普及;另一方面,冰箱的本質是保鮮,用戶對于廠商將冰箱打造為廚房交互中心的“壯志”并不熱衷。培養(yǎng)用戶的認知和使用習慣仍然任重道遠。
空調:引入了語音、手勢、體感控制
同樣以制冷為己任的空調在智能化領域起步較早,智能互聯(lián)和遠程控制技術相對成熟并趨向多元。
在本月的世界物聯(lián)網博覽會上,海爾展示了NB-IoT智能空調,為基于窄帶物聯(lián)網技術的智能家庭方案提供了應用范本。窄帶物聯(lián)網能覆蓋墻體邊角、地下室等WiFi盲區(qū),空調與手機的綁定可通過掃碼完成,相對WiFi模塊更加簡單。
在交互方面,智能空調也引入了語音、手勢、體感控制,但用戶期待值最高的智能技術是人體感應和人體追蹤,即通過偵測人體溫度、狀態(tài)、數量、位置調節(jié)溫度和風量。
由于室內的溫濕度與采光、通風相關,空調與窗簾、窗戶的智能聯(lián)動也進入廠商的功能設計范圍,但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需先行解決。目前已有廠商利用空調的懸掛高度優(yōu)勢,為智能空調搭載監(jiān)控、安防功能。
京東Alpha智能平臺專家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智能空調將繼續(xù)在聯(lián)動場景與AI應用中升級,實現(xiàn)與溫濕度傳感器、場景開關、可穿戴設備、車聯(lián)網的聯(lián)動,根據用戶使用習慣、家庭人口年齡及分布位置控制溫度,并根據區(qū)域氣象數據推薦分時段調溫。窄帶物聯(lián)網、深度學習、自動溫控、安防功用或成為智能空調的下一批“風口”。
音箱vs彩電:智能家居的中樞之爭
在搭載生物識別能力的智能家電中,擁有語音優(yōu)勢的音箱、自帶大屏優(yōu)勢的彩電正崛起為智慧家庭的控制中樞。
語言是人類最簡單、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智能語音一直在家庭場景的智能交互中占據主流。語音識別和聲紋識別只需麥克風就能采集數據,造價相對低廉,因而智能音箱具有絕對的性價比優(yōu)勢。目前,阿里、小米、京東都在構建圍繞智能音箱的智慧家居生態(tài),京東叮咚音箱與京東微聯(lián)、美的家居互聯(lián);小米智能音箱能連接、控制小米家電。
“相比用手機App控制家電,用語音直接與家電交互更能讓用戶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存在?!碧熵埦`技術人員彭遠大告訴記者。
據他介紹,目前天貓精靈能連接、控制接入阿里智能家居平臺的千款家居產品。第三方合作伙伴可通過阿里智能平臺提供的SDK開發(fā)應用,最新服務和應用將集成到云端,供音箱用戶用語音開啟。
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士丹利指出,亞馬遜智能音箱在今年年初的銷量已突破千萬大關,而國內智能音箱銷量仍處在百萬級別。一方面語言門檻導致國外音箱產品難以被國內消費者啟用;另一方面,相對偏好智能節(jié)能產品和智能安防產品的歐美市場,中國消費者更愿意為智能電視、智能洗衣機等智能家居產品買單。
根據中怡康數據,2017年智能電視零售額規(guī)模達1445億元,預計零售額滲透率將達到93%,在智能家電中“一騎絕塵”,具備良好的用戶基礎。
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主任張素兵在接受《中國電子報》專訪時表示,如果用戶交互的目的是為了家居控制,要求設備易喚醒、易操作,智能音箱是更合適的交互中樞。如果用戶以影音娛樂為交互目的,需要融合圖像識別、體感識別、生物特征識別等技術,能與多種外設交互并呈現(xiàn)視聽效果,智能電視就會成為智能家庭的控制中樞。
張素兵認為,人工智能電視會越來越多地扮演生活助手、生活管家的角色,并通過云端與用戶攜帶的便攜式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協(xié)作,實現(xiàn)多樣化的智能交互。
智能家電:組網和安全是繞不過去的門檻
無論用何種終端控制智能家居,組網和安全都是繞不過去的門檻。目前,不同品牌的智能產品缺乏統(tǒng)一的協(xié)議標準,為物聯(lián)網的組網、配網帶來困難。
京東Alpha平臺專家告訴記者,家庭物聯(lián)網的兼容性和安全性是一個頗具挑戰(zhàn)的課題。一方面要基于協(xié)議融合、協(xié)議互認、云云對接、主控設備賦能、指令集映射等多種方式保證協(xié)議兼容,一方面要搭建統(tǒng)一的安全標準和開放、安全的安全策略。
另外,家電產品的智能化功用過于依賴云端,終端化、本地化智能尚未普及,將麥克風、攝像頭抓取的用戶數據上傳云端加劇了能耗和隱私泄露風險?;A協(xié)議、標準、算法、服務的安全性,網絡間的多協(xié)議轉換與終端化智能的應用落地,仍是家居智能化升級的瓶頸,也是終端方、運營商、軟件提供商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