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鮮食品在運輸過程中處于保鮮的溫度,這是一個比人們想象的更難的問題,但是瑞士人正在做這項工作。近日,瑞士的一個研究小組發(fā)明了一種能夠被生物降解的溫度傳感器,這樣就能保證食物從起點一直到吃到嘴里都是新鮮的。
簡單來說,為了給新鮮食物保鮮,它們都保持在一定的低溫下,這個時候如果用手來感知溫度,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是,如果你能利用溫度傳感器無線地實時監(jiān)控它,就可以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
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這樣做,例如用RFID標簽等等,但是這些標簽的制作材料是不推薦食用的金屬,它們甚至可能是有毒的。
GiovanniSalvatore是蘇黎世的一名研究人員,他的解決方案是用一種人類可以安全地消化的材料來制造一種超薄的傳感器。
近日,他和他的團隊在《高級功能材料》(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雜志上發(fā)表了研究成果。
他們設法制造出了一種只有16微米厚的傳感器——相比之下,人類的頭發(fā)是100微米左右。這條長絲是由鎂制成的,他們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鎂是我們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這個可食用的溫度傳感器還使用了二氧化硅和氮化硅,它們也是對人體無害的,是一種由玉米和土豆淀粉制成的可堆肥聚合物,能將它們聚在一起。整個東西都可以彎曲,拉伸,甚至在皺巴巴的狀態(tài)下都可以工作。
所以當你在一些隨機選擇蘋果,魚,香蕉,等等,把它們放在卡車或船上的冷凍室里。然后,你就可以在冷凍室外檢查食物的實際溫度。當它們到達目的地時,這些溫度傳感器最終會在你體內(nèi)降解。
當然,這個過程中用到的電源和無線組件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它們安置在了別處,并連接著鋅電纜(可能也是我們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是問題所在,他們只解決了一半的問題,但這總比沒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