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7日從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了解到,一款蛇形機器人可“下海”為海底油氣管道做檢測,并已在通過國內海上油田的實際檢測,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蛇形機器人名為海底管道漏磁內檢測器,可在管道內部穿梭,利用油氣壓力穿行,通過高精度漏磁檢測技術,可以捕獲并存儲管道內外壁的腐蝕、缺陷信息,對缺陷點的準確識別、精確定位。
研發(fā)人員介紹,依靠大容量數據采集、匹配處理技術,可在短時間獲取數據,為管道出具一份數據全面的“體檢報告”。此前,國內并沒有此類產品,中國海底油氣管道檢測服務被國外高度壟斷,存在價格高、報告數據不全面等問題,還存在能源信息隱患,“35所的該款應用于8英寸管道的蛇形機器人則打破了國外壟斷,從核心技術到產品實現,均為中國造”。
據悉,該蛇形機器人已完成驗收,交付客戶,年內即將在中國海上油田用于海底管道檢測。同期,用于10、12、14英寸管道的機器人正在研發(fā)中。
據35所該項目負責人鄭莉介紹,海底油氣管道工況較陸地管道復雜程度更高,這款攻克海底管道檢測的機器人也可應用于陸地管道檢測,市場廣闊。
35所產業(yè)發(fā)展部宋玉彬主任透露,“十三五”期間將形成完整的油氣管道檢測服務產業(yè)。目前,強磁定位標記器、清管器跟蹤定位系統(tǒng)已經研發(fā)并配套生產,針對復雜變形管道的檢測機器人正在研發(fā)中,同期研發(fā)的還有智能油井套管電磁無損檢測器,一到兩年時間內將完成管道檢測產業(yè)鏈核心裝備閉環(huán)。將通過整合外部資源、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建成中國領先的油氣管道檢測服務機構。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yè)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