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澳大利亞Curtin大學,一組研究人員使用普通桌面3D打印機開發(fā)出了一種可以嵌入傳感器的3D打印康復設備,可以幫助那些關節(jié)損傷和行動不便的患者更快地恢復。尤其是,這種智能裝置不僅便攜而且成本比較低。
在該校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高級講師IainMurray的帶領下,這個項目主要涉及將傳感器嵌入患者所穿戴的正常康復設備上。這種方法可用于輔助治療損傷和慢性疾病,包括腦性麻痹、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和運動神經元疾病等等。
目前研究人員已經使用一臺Leapfrog3D打印機完成了幾次試驗,3D打印用在患者身上的傳感器和夾板。Murray指出,他們主要通過內置的測量單元讀取三維空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用于評估治療本身的效果。
“我們目前的一個主要關注點是治療過程,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人們是如何做理療練習、做了多長時間;由于我們有此類運動的標準模型,因此可以判斷出他們進行的練習是否正確。”說。
與制造定制的假肢或其它醫(yī)療設備類似,該研究團隊需要先使用3D掃描儀來收集肢體的測量數(shù)據(jù),然后使用3D建模程序添加其它元素——包括傳感器——并準備進行3D打印。
據(jù)Murray稱,原有的方法在進行運動分析的準確率也非常高。但他們的技術相對于病人而言既便宜而且更加便攜——這顯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大部分患者都不大愿意被局限于固定的設備中。
“他們可以整天穿著這些(傳感器),所以我們可以記錄更長的時間,得到的數(shù)據(jù)也更加詳細,而我們的系統(tǒng)成本只有幾百美元。”Murray補充說。
其實這已經不是Murray第一次把3D打印用于實際應用中,之前他還曾經為視障人士3D打印觸摸式閱讀器以方便他們閱讀。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