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間四周的地面上,鋪設了兩個指頭寬的黃色引導磁條,搬運機器人在磁感應器引導下麻利地運送貨物。有的“扛”著15個紙箱的貨到生產(chǎn)線上發(fā)料,有的則把空紙箱回收到倉庫。
AGV搬運機器人正在生產(chǎn)車間工作
3月28日,記者在西永微電子產(chǎn)業(yè)園的達豐(重慶)電腦有限公司一組裝車間,看到了個頭僅比玩具電動車大一點的AGV小型搬運機器人。“3月中旬又到了4臺,目前車間共有12臺機器人了。”車間物料科科長梁龍武說。眼下,達豐電腦已經(jīng)在各個車間使用了52臺這種AGV搬運機器人。
為啥企業(yè)愿意雇傭這么多機器人?購買和運行的費用有多大?
一臺機器人“頂”兩個工人
“別看這款搬運機器人小,但很好用。”梁龍武告訴記者,目前在車間,倉庫發(fā)料、回收空紙箱、成品入庫都是12臺搬運機器人做的活。
記者看到,從原料倉庫出來到生產(chǎn)線上發(fā)料,再把空紙箱回收入廢料庫,它只需要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它的“力氣”比人大多了,“扛”起的貨物碼起有2米多高,1噸重不在話下。
“關鍵是搬運機器人能24小時不間斷‘上班’。”梁龍武稱,一臺機器人能頂一個班的工人,車間實行兩班倒,就可以頂兩個工人了。
一年多收回成本可“服役”8年以上
既然機器人工作效率高于人工,那雇傭它的成本如何呢?
“就拿我們車間來說,一個工人每月的工資在3400元左右,兩個班就是6800元。一年下來,一臺機器人可以減少人工成本8萬多。”梁龍武算了一筆賬說。
搬運機器人的生產(chǎn)廠家、嘉義機電總經(jīng)理劉輝成告訴記者,像達豐電腦購買的這款機器人,價格在七八萬元。
“這種機器人的壽命一般在8至10年,第一年保養(yǎng)維護免費,之后每年的維護費用在7000元左右。”劉輝成表示,機器人隨身電池需每天充電,加上一天消耗1-2度電的費用,企業(yè)一年多就能收回成本。“比人工省太多了,還好管理。”
如今,在重慶,達豐電腦、富士康等不少筆電企業(yè)都雇傭了這樣的AGV搬運機器人。
紡織機器人代替落紗工
在三峽技術紡織有限公司5萬平方米的紡紗車間一角,24臺從德國引進的全自動粗細鉻銅聯(lián)合機轟轟地運轉著。這套花了4000多萬美元的設備,代表了當今紡紗的頂尖技術。
“這套設備雖然省工,紡出來的紗一致性好,但卻不能完全代替人工。”三峽技術副總經(jīng)理杜徳平說,落銅等3道工序都需要人工,“連全自動的機器都需要人工,更別說現(xiàn)有的國產(chǎn)設備了,我們這種工人扎堆的企業(yè),只得上馬機器人來代替人工。”
“如今紡織行業(yè)的利潤率已經(jīng)縮減到不足5%,而且要保證這樣的利潤率,還只有靠壓縮人工來實現(xiàn)。”杜徳平坦言,“生產(chǎn)1萬錠紡紗線需要40多個工人,目前企業(yè)裁一兩個工人都裁不下來!”
在車間,記者見到了三峽紡織聯(lián)合西南大學、中科院重慶研究院、重慶有孚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研發(fā)的一款紡織機器人。
“這款機器人是代替落紗工的,一臺大約30多萬元。”杜德平介紹,生產(chǎn)1萬錠紡紗線要20多臺細紗機,需要2臺紡紗機器人代替2-3名工人落紗。“我們前期估算了一下,用機器人代替工人,三年能收回成本。”
據(jù)了解,紡織機器人今年下半年將在三峽紡織推廣應用。
“作為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yè),總共有幾十道加工工序,其中不少都能用機器人代替工人,包括自動落紗、纖維檢測、半成品搬運等。”他預測,如果研發(fā)機器人順利,這兩年生產(chǎn)一線將“站”上五六種機器人,“目前的2000多名一線工人,就可以減掉300-400人。”